新闻分类
推荐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查看新闻
1传35!扬州检测点聚集性疫情冒头?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1/8/11 8:52:56  点击:122

据江苏省卫健委8月10日上午消息,8月9日0-24时,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8例,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94例。

截至8月10日,扬州疫情暴发已有13天。自7月28日,南京江宁的老太毛某宁及其姐姐在该市被诊断为确诊病例以后,扬州本土确诊病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而在近期本土疫情中,南京、扬州、张家界、烟台、郑州等地均进行了多轮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检测点出现的聚集性疫情风险也引发关注。据了解,扬州一核酸检测点因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已导致35人在该检测点与一名确诊密切接触后被感染,同时感染者中已出现3代传播!

8月10日,扬州疫情冲上了热搜榜第一。

扬州一核酸检测点1传35!

已出现三代传播

据北京日报,扬州一核酸检测点因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多人在该检测点与一名确诊密切接触后被感染。

截至8月8日24时,扬州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聚集性疫情已致35人感染,这35人均在7月29日晚到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或采样,或工作,感染者中已出现3代传播。

扬州市纪委监委7月29日通报称,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强(8月1日确诊的新冠病例)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扬州9日晚上公布的病例活动轨迹显示,确诊病例38又有10名密切接触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而这些感染者均去过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

病例轨迹显示,截至8月8日24时,已有35人在7月29日去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后感染新冠,其中3人为检测点工作人员,32人为参加采样的居民。

这35例感染者中,有34人是王强的密接,1人是267号确诊病例的密接,267号病例也在7月29日晚上去过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也是王强的密接,该核酸检测点已出现三代传播。

8月8日,扬州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对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问责的通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强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强因严重违法被立案调查并停职;广陵区湾头镇多位领导干部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警告等处分。

检测点聚集性疫情冒头

值得注意的是,扬州并不是唯一一个暴露检测点聚集性疫情风险的地方。

此前南京公布的197号确诊病例,就曾在核酸检测排队时近距离接触过确诊病例,从而被感染。该病例是一名2岁男童。7月21日,他随家人在禄口艳阳广场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家人与邻居有近距离交谈(接触确诊病例)。7月23日晚,他随家人与另一邻居在家后院交谈(接触确诊病例)。7月31日,这名男童因核酸检测阳性被转运至南京市公卫中心,当天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据公众号“掌上张家界”消息,8月8日0-24时,湖南省张家界市新增10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5例为永定区阳湖坪街道前社社区居民,他们均在8月5日晚在集中采样点进行了核酸采样,采样前一日均未外出,采样3天后确诊。其中一例确诊病例,在采样2天后,出现了发热加重的症状,救护车将其从隔离酒店送到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沙堤)诊治。

全员检测进行时

多地超过3轮

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2021年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要求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应当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通过省(区、市)内统筹保障。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在3-5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指南要求,第一轮检测可以全部采用10混1检测技术,尽可能快速筛出感染人员。之后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可以按照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单采检测,中低风险地区混采检测的方案进行。混采检测可以采取10混1或者5混1混采检测技术。根据筛查结果综合研判,确定筛查检测轮次,必要时可对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多轮次筛查检测。

图源:人民网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我国多个涉疫城市正在进行多轮次大规模核酸检测。

疫情形势正吃紧的扬州已进入第五轮核酸检测。据扬州发布,8月9日上午6:30,扬州市启动主城区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8月8日24时,扬州市主城区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基本完成。

而8月8日首次“零新增”的南京则迎来第六轮核酸检测。

目前,南京市已经开展了五轮核酸检测,前三轮为全员核酸检测,第四、五轮为部分区域核酸检测。8月8日至9日,南京21个街道(镇)进行了第六轮核酸检测。据“南京发布”微信公号介绍,专家组根据前五轮检测结果和每一例阳性病例的流调溯源情况,综合分析阳性病例的时间空间分布、溯源代际关系、活动轨迹区域等流行病学情况,确定了第六轮核酸检测的区域范围。

8月5日,张家界开始第四轮全员全域核酸检测,前三轮核酸检测共计1212274人次。8月8日16时,张家界武陵源区启动第五轮全域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此次核酸检测共设有56个站点,严格按照分片、分点、分时段的原则,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核酸采样安全规范

保持1米线

8月7日,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印发《张家界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其中“全员核酸检测临时采样点人员配备与防护标准”明确规定,每个采样台配备1名消毒人员,对采样人员手、采样桌椅及采样环境随时消毒,与样品转运人员交接;采样、消毒人员穿戴连体防护服、帽子、乳胶手套、面屏,戴N95医用防护口罩。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印发了相关通知。

2021妮娜2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要求加强采样检测的安全管理,指导群众正确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距,注意咳嗽礼仪,采样后尽快离开现场,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通知还要求,核酸检测机构要落实预约采样、间隔采样时间段,加强通风和环境清洁消毒等措施;从事采样的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按照标准规范实施手卫生。

湖南株洲市石峰区株机工人文化宫核酸检测点,图源:石峰发布

此外,上述指南也要求,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保证人员单向流动。

目前,包括南京、扬州在内,多地大规模核酸检测都部分采用了混检(包括1:5混检及1:10混检),以提高检测效率。2020年8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了《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

该规范对于“采集地点”提出要求: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其中,等候区应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一米线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

近期,多地疾控部门都发布过核酸检测防护提醒。

河南疾控官微8月1日发文称,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核酸检测可采取以社区为单位,分小区、分楼栋、分时间段依次有序进行,防止人群短时间内大量聚集;此外,可通过微邻里、小区广播等发布检测须知,提醒做好个人防护。

江苏疾控官微7月29日发文称,核酸检测时为避免交叉感染,到达采样点排队,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全程戴好口罩,不要与人交谈,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避免飞沫传播风险,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有序进行采样;此外,最好再备一个口罩,也可以随身携带免洗消毒液或免洗酒精,可在采样结束后及时给双手消毒。

央视:扬州疫情进入高峰平台期

核酸检测点决不能破防失守!

“根据疾控部门的判断,当前扬州疫情处于‘高峰平台期’。”8月9日晚间,央视《新闻1+1》在节目中作出如此判断,并解释称:“高峰”代表疫情增速依然很快,病例每天都是两位数增长,说明扬州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而“平台”指的是连续多天新增30例以上,随着防控措施加强和一轮又一轮核酸筛查的开展,预计病例增长会相对平稳。

据江苏省卫健委分析,由于扬州这一轮疫情主要围绕棋牌室(麻将馆),且参与打麻将的人同时在不同麻将馆之间流动,导致短期内出现多个暴发源头,疫情迅速扩散。

去棋牌室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因此扬州的确诊病例年龄都偏大,年龄最大的为89岁。据澎湃新闻梳理,7月28日—8月8日病例中,年龄超过60岁的有178人,占8月8日累计报告病例346例的51%。

“但是近几日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年轻确诊患者,有的三十多岁,有的四十多岁,其中最小的感染者只有十几个月、二十几个月。”据《新闻1+1》报道,这说明扬州疫情已出现变化,一段时间老年病例的增长是由于棋牌室线性的传播,当前则出现了点状的家庭聚集性传播

扬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临时党委书记束余声分析,由于家庭的聚集,打麻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里传播给了子女、孙子女等,这部分年轻患者及年幼患者,基本上都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

针对出现的上述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扬州也在不断升级防控措施。

8月8日开始,在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进一步严格居民小区(自然村)管控。对封控管理小区(自然村)只留一个进出口,出入口实施有效隔离;对封闭小区(自然村)楼栋,则要求“足不出户”,以此来严格管控人员流动。

另外,对所有居民开展拉网式动态滚动筛查,把确诊新冠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送到指定地点隔离,要求不得居家隔离观察。

据中国新闻网,目前,江苏省卫健委共调派4050人支援扬州疫情处置工作。其中从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泰州10市抽调专家及医护人员3447人。同时派出流调队员支援扬州流调工作。目前扬州主城区正全面开展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而对于近日扬州核酸检测点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央视网今日发表评论称,教训惨痛,必须高度重视。

以核酸检测确定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是对民众生命安全负责的体现,也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基本前提,但个别检测点却隐患重重,大量人员聚集、不戴口罩、随意交谈、排队不保持一米线等问题不一而足。如果核酸检测现场没有扎牢安全篱笆,成为新的病毒中转站甚至传播温床,不仅会令这项工作本来的意义大打折扣,更会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

更令人揪心的是,德尔塔变异株威胁等级明显提升,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14秒无接触传播的极端案例甚至重新定义了“密接”。现实倒逼我们需加码安全防护措施,当前个别地区检测现场呈现出的松垮、无序现象令人忧虑,亟待纠正。

核酸检测点失守,暴露出一些民众对新病毒的危险性缺乏足够重视、防护意识淡薄、精神懈怠等问题,但更关键的原因还是组织的失序、管理的失范。“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排队几小时,检测一分钟”……

诸如此类的无序造成群体性的急躁、抱怨,更加剧了现场的混乱。

在一些疫情反弹地区,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基层人手少工作多,这是事实,但决不能因此而有“大干快上”的思维和敷衍了事的心理。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考验我们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急工作做得更到位一些,准备好预案,调配好资源,把控好细节,这不仅是堵住核酸检测现场防控漏洞的必要措施,也是提升核酸检测效率的题中之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单位也要充分考虑各个基层单位的条件和能力,切忌不顾现实地下指标定任务,将各种压力一股脑地转移到基层,不要动辄签“责任状”“一票否决”,领导干部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为基层更多地调集和配备好资源,为更好地完成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各项疫情防控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郑州暂停全市新冠疫苗接种

3地连夜升级风险等级

@河南新闻广播9日,郑州市疫苗专班发布紧急通知,按照郑州市疫情防控联合指挥部和市领导有关工作要求,为严防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暂停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据通知,郑州市所有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含固定接种门诊、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队等)暂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开始时间另行通知。各区县(市)按照要求做好公示公告,积极做好群众解释工作。随着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全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将及时恢复接种,届时全市将加速推进疫苗接种,请各地提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通知从即日起施行,并视疫情变化适时调整。

8月9日晚,郑州市发布:自2021年8月9日23时起,将二七区建中街街道西福民小区、二七区福华街街道油漆厂家属院(132号院)、郑州新郑教育园区小乔社区连家公寓等3个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另据大连8月10日凌晨发布:大连市从2021年8月10日0时起,将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街道A4区27号楼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截至8月9日18:00,全国现有15地高风险,202地中风险

 

版权所有:东莞市众志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咨询/售后QQ:33286361 东莞市年月日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量:1312095   粤ICP备08017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