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6日,游泳运动员宁泽涛26岁生日当天,他发布微博称:“告别泳池碧水,开启自己的崭新生活。”而此时,距离他2014仁川亚运会一战成名、2015年喀山世锦赛夺冠这些巅峰时刻,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
26岁的年纪,对很多游泳运动员来说都职业生涯的最好的时光:孙杨在26岁时在布达佩斯世锦赛再破纪录夺冠,达成在中长距离自由泳项目上全部夺取过金牌的大满贯成就;菲尔普斯世锦赛摘金,随后的一年又摘得他的第22枚奥运奖牌,成为当时奥运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但此时的宁泽涛,在大赛上已经沉寂两年了。
宁泽涛
宣布退役后,宁泽涛在澳洲的游泳教练布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退役的原因是“手指伤势未愈,还有一些里约奥运会后发生的事情”。有很多粉丝则对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表示,里约奥运会后与国家队矛盾激化,被调整出国家队后“各种人为事件不胜其扰”,才是宁泽涛一步步告别泳池的最主要原因——而不管这是否是主要原因,过去两年的这一系列风波,的确让宁泽涛在本该再创辉煌成绩的时候忙着于舆论和纠纷中抗衡,最终失去了在国内获得良好训练环境的机会。
作为一名游泳远动员,宁泽涛曾经在男子50米、100米自由泳中多次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受人瞩目的中国游泳健将之一;作为一名偶像的宁泽涛,曾掀起过比赛门票抢售一空、粉丝在观众席为他拉横幅摇旗呐喊的追星热潮,也带动了一大批成人学游泳、关注游泳赛事的游泳热。
2017年粉丝在纽约时代广场电子屏祝宁泽涛生日快乐
然而,运动员和偶像两个原本或许并能够相辅相成的身份,却在宁泽涛身上被放大成了一种矛盾,个人商业代言和集体利益的冲突让他曾陷入舆论的漩涡,最终愈演愈烈到,使其在原本应该是职业生涯的黄金年纪告别了赛场。

游泳运动员宁泽涛
2016年,因亚运会和世锦赛亮眼成绩而人气暴增的宁泽涛曾为电影《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拍摄过一支宣传片。“跟多莉互动,比它游得快的时候鼓舞它就好比我在鼓舞另一个自己一样,”彼时的他说道,“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我内心也是这样的,我觉得这支宣传片是在讲我游泳道路上的故事。”
作为运动员的宁泽涛,在游泳道路上的故事,的确像这部电影讲述的一样,有到达巅峰的快乐,也常需面对各种艰难曲折。
宁泽涛的运动员生涯,在初期并不顺利。2007年,14岁的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游泳队队员,进入泳坛,主攻混合泳。然而两年后由于膝盖受伤,他从混合泳项目转为主攻短距离自由泳,宁泽涛曾评价那个时候的自己“性子比较急,毛里毛糙很容易受伤”。祸不单行,2011年刚过完18岁生日的宁泽涛在兴奋剂飞行检查中因食用的火腿中含有“瘦肉精”而被泳协禁赛一年,失去了在最年轻力壮的时候征战赛场的机会。
2014年仁川亚运会夺冠后宁泽涛接受央视采访
这些挫折,让宁泽涛没有像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一样,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但却并没有将其击垮,就在被禁赛的那一年里,宁泽涛立下要破亚洲纪录的目标,以此来激励自己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
回报他的,是2014年的梦想成真:当年仁川亚运会,宁泽涛狂揽男子100米自由泳、50米自由泳,4x100米自由泳接力以及4x100米混合泳接力共四枚金牌;其中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47秒70的成绩夺冠,成为首个游进48秒的黄种人;随后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宁泽涛以47秒65的成绩再次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
他的夺冠之路并没有因此停下,随后的2015年喀山世锦赛上,他又再度成为了泳池里最闪耀的明星。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宁泽涛游出47秒84的成绩,成为亚洲首位男子短距离自由泳世锦赛冠军,创造了亚洲游泳的历史。解说员随着他的超越、触壁、夺冠而激动呐喊,全场观众也因为这位年轻运动员创造的新纪录而沸腾。
完成比赛后,还在泳池中的宁泽涛手指泳帽上的中国国旗,宣告短距离游泳赛道的中国实力,这一镜头在他的粉丝们心中,震撼程度不亚于当年刘翔夺冠后身披国旗绕场奔跑的场景。一时间,宁泽涛的名字成为众多中外媒体报道的标题,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宁泽涛在国内的名声大噪,让他成了粉丝包括游泳队官方,最好的“游泳代言人”。
宁泽涛代言品牌的广告牌
就在人们以为其会像孙杨等人一样,从此平步青云、青史留名的时候,他的泳坛生涯却急转直下。2016年,因为个人代言的牛奶品牌与当时国家队的赞助商品牌属于竞品关系,宁泽涛被要求终止与前者的合作,但宁泽涛则认为国家队的要求不合理而拒绝,随后被爆出与国家队闹僵,或无缘当年的里约奥运会。
尽管在澳洲外训的宁泽涛最终还是在赛前回国参加集训,并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出征里约,只是这一次他在参加的50米、100米自由泳项目中都未能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他也曾在自己的纪录片中透露,在里约之前就已经遭受国家队将其饭卡消磁、要求搬出宿舍和一系列“爆料事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其中有太多太多复杂的事了。”宁泽涛在纪录片中说道。
宁泽涛在央视为其拍摄的纪录片《转折点》中说道
但宁泽涛并没有因为这些“复杂”的纠纷放弃游泳,在澳洲外训的日子每天早起、高强度地刻苦训练,终于在2017年全运会中拿下男子100米和50米自由泳两枚金牌,实现了卫冕。卫冕冠军的背后,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对宁泽涛而言两年里的风波也好,舆论的指责也好,都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在他的纪录片中曾表示,“经历这么多,不像以前那么有动力了。”如此,宁泽涛逐渐远离着游泳赛场,就在很多粉丝还期待着他是否有一天能重新回归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转身离开。

偶像宁泽涛
宁泽涛以游泳运动员身份所获得的成绩,在为他带来了各种商业代言与粉丝追捧的同时,也让他朝着“偶像”的方向变化着。
喀山世锦赛的成功,让宁泽涛成为各种品牌方代言的最佳人选,广告铺天盖地向他涌来,宁泽涛的商业价值在这一年开始显现。比如在2015年他的生日当天,其合作的浦发银行就曾发布微博广告为他庆生,当时的宁泽涛已经与很多品牌展开了合作——而如此大的商业价值,也最终导致了他和国家队权益间的碰撞,对于极具商业价值的宁泽涛而言,他无法接受国家队对在役运动员个人广告代言收入和无形资产的分配规则。
浦发银行在2015年宁泽涛生日当天发布的微博
与此同时,宁泽涛在粉丝间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很多原本沉迷于饭圈的粉丝们,开始用追艺人的方式来追这位体育明星。除了为其建立后援会粉丝站,还有人为了他去“组团”学游泳,甚至除了他之外的一些游泳小将都被他的热度带着受到粉丝的关注。
2016年宁泽涛赴澳洲外训时,教练齐晖曾发微博“吐槽”前来围观他训练的女粉丝们:这样浓妆艳抹地来到训练场不觉得突兀吗? 再说了人(宁泽涛)近视,就是(粉丝)化妆成天仙也看不清的;同一年,里约折戟后,粉丝们喊出“虽然在巅峰时慕名而来,但绝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开“的口号为宁泽涛声援;在高铁站准备回老家的宁泽涛被粉丝围绕着送礼物,高铁上看粉丝信件的照片让粉丝们激动不已,甚至也曾有过“私生饭”跟随宁泽涛的行程,在酒店大堂对其围追堵截……

即使在离开国家队、背负诸多争议的阶段,他仍然为很多粉丝所追捧。这样一种高热度,也维持了他的商业价值,让他在离开国家队、淡出泳坛后,他也依然是重要的商业明星。在他几乎所有露脸的微博中,都尽职尽责地身穿代言运动品牌的服饰;在全国各大商场、地铁公交车站的屏幕上,都可以看到他代言品牌的巨幅广告;他也频繁出现在一些品牌的发布会或者秀场,从最初的稍显局促到能与当红明星们一起谈笑风生,并总能获得不低于明星的媒体关注度。
至此,宁泽涛已经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偶像,但这个偶像化的过程,也时刻伴随着争议与指责。
因为宁泽涛无法服从国家队代言品牌的要求,选择与竞品签约合作代言,并且在个人商业利益分配上无法认同国家队的规定,甚至曾在与国家队代言纠纷的争论中言辞激烈不欢而散,最终演变为媒体报道中的“商业纷争两败俱伤”。这种两败俱伤背后,其实是一个体育明星偶像化过程中,商业价值和体制规则间不兼容所导致的一种必然。
不仅是体制内的不允许,很多大众也常对宁泽涛的偶像身份多加指责。事实上,在国内的体育环境里,国内对于体育明星偶像化的程度包容度一直并不算高。
奥运会后,中国乒乓球队频繁上综艺节目,被质疑是“不务正业”的行为;“洪荒少女”傅园慧因里约“爆红”后也常出现在电视节目和媒体视线中,而被网友喊话“国家队养你容易吗”;即使在体育化程度最高的CBA,郭艾伦也因为参加《这!就是灌篮》而被很多粉丝骂不认真训练;而宁泽涛,为品牌代言、参加时尚活动和为杂志拍摄封面等个人商业行为,也被外界评价其适合“混娱乐圈”。
尽管宁泽涛本人一再强调“不进娱乐圈是底线”,但由于2017年之后,他并没有再拿出瞩目的游泳成绩来证明自己可以平衡好运动员和偶像这两个身份,负面声音才始终不绝于耳。就像他早在2015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就曾说过的:“最难受的,其实是没有人,同情你。”
宁泽涛接受采访时回应“进娱乐圈”传闻
事实上,一些职业选手在人气暴涨后将更多的精力分配给运动项目之外的事情,从到导致专业水准下降的案例也的确发生过,但体育明星偶像化,并不是带有原罪的事情。平昌冬奥会羽生结弦的爆红让花样滑冰这一原本小众的运动成为大热门,有报道称其在网络媒体的曝光率换算成广告额超过20亿日元,他也用这样的热度拉高着花样滑冰、甚至日本运动员团体的名声。而在NBA和欧洲足坛,大量职业化的体育偶像,更是将这两项运动带向了全世界。
只不过该如何权衡好这两者之间的权重、找到两种身份之间的平衡点,则是在中国的体育生态下,观众、团体和运动员本身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今,运动员宁泽涛退役了,“偶像”宁泽涛的前途尚不可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没找到那个“平衡点”之前,宁泽涛这样的带着遗憾的告别,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