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央行公开市场周日进行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和300亿28天期逆回购,当日公开市场没有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600亿,为连续六日净投放,本周累计净投放11900亿,创单周净投放历史新高。周日还有1175亿MLF到期。此外央行对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需求进行询量。
春节临近,央行本周逆回购连续加码,周一至周五分别净投放1650亿元,2700亿、4100亿、1900亿和950亿,累计净投放11300亿。
虽然央行没有对周三和周四到期的1345亿和820亿MLF进行续作。但央行周五再度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启动“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
本周初,市场资金面情绪整体突然明显趋紧,在大行资金拆出有限的情况下,银行间及交易所资金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持续抬升。1月18日傍晚,银行间大额支付系统甚至出现延时关闭,而一般延迟会和大行流动性出现问题有关。周五资金面紧势由于央行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得到不少缓解。
Wind资讯统计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共有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到周五分别有650、600、500、600及15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外,本周还有3340亿元MLF到期,其中1月18日到期1345亿元,19日820亿元,21日1175亿元。
市场人士指出,尽管近期资金面持续宽松,但春节前缴准、缴税、取现等压力难消,市场对流动性预期仍较谨慎,预计后续央行将视资金面情况持续通过逆回购、MLF等操作方式灵活投放流动性,节前再度出现资金成本大幅飙升的概率不高,资金面进一步拉紧的程度预计不会超出市场预期。
不过,今年一季度整体流动性扰动依然存在,尤其是春节后流动性集中到期和3月末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和LCR(流动性)考核影响最大。届时,央行需要动用更多手段来“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天风固收认为,央行基于超预期的流动性短缺进行对冲,采用开展28天期临时流动性便利的方式,相对0成本定向降准而言,资金供给利率明显较高,且也显著高于近期公开市场投放的资金加权利率;因而判断,央行目前的态度仍然偏紧,节前的创新操作是为了避免市场陷入恐慌。
国君固收表示,在经济防失速、通胀防风险、金融去杠杆、资产去泡沫和资金保平稳等多重目标下,央妈不得不通过不断引入新的工具,避免大额净投放释放强烈宽松信号,如果节后资金压力未有改善,不排除央行继续推出创新工具以维稳资金面。
新华社则称,央行提供“临时流动性便利”不宜误读为降准。央行这次提供的临时流动性支持,商业银行是要向央行支付利息的,利率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这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操作是不同的。央行此次主要是为应对季节性因素,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稳定和利率平稳,并未改变货币政策走向。